浙江:快速通关网络日渐成熟 |
发布时间:2019/2/23 作者:布拖物流管理员 来源:网络 点击:1505 次 [ 关闭 ] |
|
|
       大通关平台、水路直通关、新区直通车……一张连接省内各沿海港口与内陆物流中心间的快速通关网络日渐成熟,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浙江外贸企业选择了家门口通关。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1-7月份,浙江制造经浙江省内口岸进出口达到954.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2%。 利用运费较低的港间水路运输替代一部分公路运输,在为浙江外贸企业节约成本、增辟新的进出口路线的同时,激发了港口更大的活力。谈及区域大通关平台的开发初衷,杭州海关负责人这样说。 借助这一平台,杭州海关已实现了关区内各隶属海关间的转关无纸化、货物港区放行电子化和物流动态信息掌控全程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浙江沿海出海口向内陆的物流辐射效能,实现海陆比翼齐飞。 1 舟山金塘港:量身定制的通关模式 水路直通关是杭州海关针对舟山金塘港特点量身定制的通关模式。与属地申报、乍浦验放不同的是,货物在家门口附近的港口启运后,需要通过水路内支线运抵沿金塘港出海。 近日,浙江华建尼龙有限公司从俄罗斯进口的满满20个集装箱的货物,在舟山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从国际集装箱船远东宏伟号卸下后,顺利装上内支线船舶联合23号运往温州港。 温州港停不了大型集装箱货轮,我们大量的货物,要么在舟山拆成散货,要么通过其他港口转运。华建尼龙负责人余当说,有了水路直通关,公司集装箱就可以直接从舟山运到温州了,省钱省时省力。 水路直通关模式的开通让舟山金塘大浦口码头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也助推了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国际航线的开辟。金塘港今年还新开通了3条国际航线,使航线数量达到5条,分别是:中海川崎赫伯罗特西非线、远东俄罗斯线、太平洋东南亚线、马士基西非两条线。 2 嘉兴乍浦港:越来越多外贸企业的始发港 日前,浙江八木服装有限公司向绍兴海关属地申报出口2万只护肩垫,同日这批价值6.1万美元的服装辅件在嘉兴乍浦港快速装船出口。对公司报关员陈奇英来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批护肩垫的出口之旅并非始于熟悉的洋山港,而是离公司较近的嘉兴港。 从乍浦出口不光能省下不少运费和仓储费,而且在绍兴就可以办报关手续,很方便。陈奇英的报关工作之所以变得轻松,源于杭州海关开发的区域大通关平台中一项措施——属地申报、乍浦验放。 应用这一模式,省内外贸企业尤其是浙北地区企业可以就近在所在地海关报关、验放、施封,而货物则在嘉兴乍浦港验封、上船,真正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属地出口货物当天报关、当天放行。 据测算,应用属地申报、乍浦验放通关模式,一个标准集装箱从绍兴运到嘉兴港的公路运费,与原先直接运到上海洋山港区的费用相比,可减少1200元左右。 成本低、通关便利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嘉兴乃至浙北外贸企业选择乍浦港作为出口的始发港。原先习惯走上海的湖州企业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现在已经是属地申报、乍浦验放的忠实拥趸。据陈彦副董事长介绍,到7月底,公司通过区域大通关模式出口已有300余标箱,这种模式加快单证流转,提高公司的通关效率,综合算下来节省成本近20万元。 3 台州大麦屿港:多项措施优化对台小额贸易 8月22日上午7点,通顺轮载着来自台湾的55吨货物,缓缓的停靠在玉环大麦屿港。通过台州海关驻温岭办事处开辟的对台小额贸易绿色通道,该批从台湾进口的布料溶压机、车床零件、玻璃研磨机等货物很快办结海关通关手续并开始卸货。 台州玉环海梓鑫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宣斌说:对我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正是有了如此便利的便捷通关服务,给我们进出口的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今年生意做得越来越顺,越来越大。 随着两岸经贸往来的不断加深,台州海关采取多项措施优化对台小额贸易监管与服务:建立对台小额贸易商品资料库,对新进商品进行预归类预审价,并对每票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及金额进行详细备案等。 三大港口·数字 今年7月份,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月度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6879标准箱,环比大幅增长117.7%; 今年上半年,通过属地申报、乍浦验放模式,累计进口集装箱1356个,同比增长76%;出口集装箱9045个,同比增长120%。 今年上半年,台州对台小额贸易进出口货运量2033.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7.34倍和5.91倍。 |
|
|
|
|